做外贸这些年,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:
跟客户好不容易建立起合作关系,对接也越来越顺利,结果突然一天收到邮件:
“Hi,I’m XX, the new purchaser in charge of your product line.”
从此之后,之前的客户音讯全无,你的报价也没人回了,后续订单也没了下文。
其实,客户更换采购对接人,是造成外贸人“无预警丢单”的常见原因之一,而且比例还不小。我们辛苦跟进几个月、甚至几年搭建起的信任,很可能因为换了个人就归零了。
那我们该怎么做,才能把这种“被动风险”降到最低?我总结了5个实用的做法,并结合平时的一些真实情况和你分享:
01.尽量与客户不同部门的人保持联系
尤其是面对一些中大型客户,他们的结构相对清晰,对接你的人可能只是执行层,真正决定是否下单的可能是采购经理、老板或项目负责人。
我有个客户,是做电子产品的,他们的采购助理每次都只负责传订单。有一次这位助理突然离职,我就完全联系不上人了。后来我才发现,其实真正决定是否下单的是他们的“sourcing manager”,而我从来没加过他。
从那以后,我养成了一个习惯:每次客户那边有新同事加入,或发来抄送的邮件,我都会顺势加LinkedIn或发个寒暄邮件,慢慢建立联系。
02.尽可能获取决策人的联系方式
尤其是跟一些小型客户合作时,采购只是一个“窗口”,真正拍板的是老板。
我有个做五金的客户,之前都是老板娘直接下单,后来他们请了一个年轻采购对接我。但没几个月那个采购换人了,我联系不到新的人,就直接发了邮件给老板娘,结果她当天下午就把新采购拉到邮件里,并亲自介绍了我们。
如果我当时没有老板娘的联系方式,那客户可能就这么丢了。所以,只要有机会,一定要把老板或负责人也加到微信或LinkedIn,留个“后路”。
03.和采购对接人处好关系
不是每个客户都允许你接触其他人,那就好好和你唯一的联系人打好交情。
一个关系好的采购,不仅会愿意给你更多反馈,有时候还会主动帮你做“内部宣传”。我之前有个美国客户的采购负责人,跟我合作了两年,后来他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,没多久就发了邮件说:“Hey Ivy, we might need similar xxx, I want to introduce you here.”
就这样,我没做开发信,直接新增了一个客户。
所以,和采购成为“朋友”远比你想象中重要很多。
04.把你的服务“文档化”,留下痕迹和价值
这一点是很多人忽略的。我们帮客户做了很多服务,比如设计、找材料、发样品、核算运费……但你如果不做记录,不总结,不体现出来,一换人后别人看不到你做了多少,也就不会珍惜。
我现在会定期整理我们为客户做过的工作记录,比如包装改版的建议、运输成本的优化、市场反馈等内容,每隔一段时间就总结发一次邮件。这样一旦换人,新人也能看到我们是一个“值得合作的老朋友”。
05.在“交付环节”建立信任和依赖
交货不是发走就完事,而是客户体验的“关键一环”。每一次交付的稳定性、每一次细节的精准度,都是你“刷存在感”和建立信赖感的机会。
我有个客户曾经告诉我:“虽然我们合作的单子不大,但我每次下单给你都很安心,因为你们发货准、包装好,货物派送前还特意提醒我,不用我多操心。”
你有没有想过,这样的安心感,就是客户懒得换人的最大理由?
写在最后
客户更换采购对接人,其实我们无法避免,但我们可以通过“多点接触、留下痕迹、稳住交付、建立信任”这几步,来把客户流失的概率压到最低。
做生意其实很多时候是在做“人”的生意。你只要在客户公司内部多埋几个“锚点”,你就不容易被轻易换掉。
文章评论